全面剖析轴承损坏症状、原因及补救措施(二)
全面剖析轴承损坏症状、原因及补救措施(二)
布氏压痕

症状:
布氏压痕表现为滚道上的凹痕,增加轴承振动(噪音);
严重的布氏压痕可能引起过早疲劳失效;
原因:
轴承过度静载荷;
对轴承的猛烈撞击;
在安装轴承时使用了斧头;
跌落或撞击已装配的设备;
把轴承压到轴上时对外圈施力;
解决方案:
在选择轴承时考虑静载荷率;
选择适当设备安装轴承,只对适合承受压力的套圈施力;
污染

症状:
滚动体和滚道凹陷,引起振动;
原因:
来自受污染的工作地区的空气带来的灰尘、污垢和磨损物质;
脏的手或工具;
润滑剂或清洁溶剂中的异物;
解决方案:
清洁工作环境、工具、设备和手以减少风险;
使轴承安装地区远离任何研磨操作;
到安装时再拆开轴承的原包装;
在受污染的工作环境中,应考虑使用密封装置;
润滑剂失效

症状:
滚动体和滚道褪色(蓝色/棕色);
由于过热和毁坏性失效引起的滚动体、套圈和保持架的过度磨损;
原因:
润滑剂流量受限;
过高温度降低了润滑剂品质;
解决方案:
使用适当及适量的润滑剂;
保证适当的轴承配合;
控制预载荷以降低轴承温度;
腐蚀

症状:
滚动体、滚道和保持架上的红色/棕色污点或沉积物;
振动增加,引起磨损;
径向游隙增加或预载荷损失;
原因:
将轴承暴露在腐蚀性液体或空气中;
解决方案:
从轴承区域中引开腐蚀性液体;
使用完全密封的轴承;
在特别不利的环境下,考虑使用外部密封;
沟蚀

症状:
覆盖滚道绝大部分或整个滚道圆周的轴向平行的棕色痕记;
原因:
持续通过交流电或直流电;
均匀的低电流;
解决方案:
通过接地或绝缘的方法防止电流通过轴承;
使用电绝缘轴承;
过量载荷

症状:
滚动体严重磨痕;
过热表现;
扩散的疲劳区域(散裂);
原因:
轴承的过量载荷;
解决方案:
减少载荷;
重新设计,使用容量更大的轴承;
挡边断裂

症状:
支撑挡边部分或全部断裂或破裂;
原因:
无法接受的高轴向载荷;
挡边支撑不足;
轴向震动载荷;
安装损伤;
解决方案:
保证好的挡边支撑设计;
保持载荷于限定范围内;
遵守适当的安装指导和方法;
微动磨损

症状:
微动磨损,产生细小的金属颗粒,氧化后留下明显的棕色斑;
配合表面磨损,引起噪音和溢流问题;
可能的疲劳断裂;
可能的游动轴承功能故障;
原因:
和动力有关的配合过松,在配合部分之间出现微移;
解决方案:
遵照供应商安装指导,获得适当的配合建议;
滞塞

症状:
部分或大面积焊接及挡边和滚子表面的深度划痕;
在这个区域内还有润滑剂焦化;
原因:
高载荷和高速度下的不当润滑(润滑剂的数量和工作粘度过低);
高载荷和低速度下的不当润滑(滚子表面和挡边之间没有流体的润滑膜);
由于热扩散,引起有害预载荷;
由于滚道磨损和套圈倾斜引起的滚子歪斜;
圆柱滚子轴承的轴向载荷过高;
不成直角的配合;
表面的轴向预载荷过高;
解决方案:
改善润滑(增加粘度、EP添加剂和数量);
保证正确的轴承调整;
反向载荷

症状:
球上出现球在滚道外边缘上滚动引起的沟蚀带;
原因:
角接触球轴承设计为只在一个轴向方向受力;
受到反向载荷时,外圈上的椭圆形接触表面被外圈那一边上的低台肩削短;
其结果是压力过大及温度升高,随后是振动增加和过早疲劳;
解决方案:
保证角接触球轴承的适当安装;

作者:徐州SKF轴承
版权所有©转载时最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